吴顺珍

我的首页

我的作品

展览展讯

我的相册

艺术资讯

推荐艺术家

媒体介绍

联系方式

评论文章

组织机构

显示内容
古稀翁收藏筷子几千双

 还成书20多万字,全面介绍筷子功能

  日前,本报报道了市区一医院的保安苏先生擅写筷子书法,引发扬州众多读者关注。家住旌忠寺社区的扬州筷子藏家胡学明则表示,希望和苏保安交流筷子书法,丰富自己《筷子的文化》一书的相关内容。

  记者昨采访获悉,胡学明从收藏角度,将筷子文化写成一本20多万字的书,全面介绍筷子的前世今生。

  集筷、玩筷,乐在其中

  77岁的胡学明可以说是扬州收藏筷子第一人,他家有一间专门的“筷乐苑”,屋子四周柜子里满满的都是他收藏的各式筷子,以及筷子附件筷筒、筷套等。单是筷子,就有几千双,既有最常见的木筷、竹筷、金属筷,以及玉石、翡翠、象牙等名贵材质筷子,还有多民族文化交融产生的刀筷组合等。

  而各式筷筒,不但反映了时代的变迁,有的更是精美的艺术品。文革期间的瓷筷筒,上面印有那个年代标志性的文字“为人民服务”;一对民国时候的《渔樵乐》竹筒,仿佛是一对镜中画,两只筷筒上的渔翁、樵夫等人物、景致,完全相反,在纯手工年代,实属难得。

  集筷、赏筷、玩筷之余,胡学明还边收藏边学习,研究筷子文化,他花费10年心血、两易其稿写成的《筷子的文化》最近定稿,该书分10个章节介绍了筷子及其附件的起源、演变、功能等,所在社区简报今年陆续连载。

  写书说筷子:小物件大功能

  筷子在别人就是吃饭的工具,翻看胡学明的《筷子的文化》,记者发现,有心的胡学明对筷子的功能也进行了全面整理,它除了是吃饭工具,还是生产工具、运动工具、舞蹈道具、音乐器具、生活用具。

  “小吃店下面条、街头炸油条,用的都是长筷子;以前理发店理发,有专门的筷子烫,将筷子折成三段,用橡皮筋夹起来就可以烫发。”胡学明介绍,“筷子还是运动工具,现在很多趣味运动会上,都有筷子夹乒乓球之类的运动;很多老百姓会唱"手拿碟儿敲起来",在这里筷子又是音乐工具;还有筷子舞,全国都有,西藏、新疆还有专门的筷子民族舞蹈……”

  希望“筷子书法”丰富筷子文化

  20多万字的《筷子的文化》目前还只是打印稿,因为胡学明一直在补充。“一个月前,看到中央电视台"欢乐英雄"报道有个民间奇人会筷子功,可用二三十斤的筷子单手夹乒乓球、鸡蛋,很有意思,我立即找到相关文字、图片。”

  看到本报有关筷子的书法的报道后,胡学明决定再把相关内容补充进去。“关于筷子书法作品,因为国内少有,还没有收到好的,我想借助晚报的报道,把相关内容补充进去。”胡学明说。

Processed in 0.085(s)   10 queries